信息公开

全固态电池界面演变的同步辐射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日期:2025/11/10 来源: 浏览量 :240

一、项目信息 

采购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项目名称:全固态电池界面演变的同步辐射研究技术开发项目

预算金额:800000.00元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原因及说明: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的谱学与成像实验方法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元素选择性特征,是原子尺度探测全固态电池界面结构与化学演变的关键技术手段,有望刻画全固态电池界面演变过程的清晰图像。为了推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进程,本项目亟需围绕固态电解质及其界面电子/离子传输机制开展以下技术攻关:

1. 同步辐射原位表征装置研发:设计并开发兼容5-10 MPa压力的固-固界面探测原位电化学池;

2. 同步辐射表征方法学发展:发展同步辐射小角掠入射XRD和XAFS实验方法,实现掠入射角度3-10o可调,探测深度1-10微米可控,并开展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固-固界面结构演变动态测量;

3. 人才培养:联合培养研究生与青年科研人员,提升固态电解质研发与同步辐射应用领域的人才储备与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建有我国第一台自主建设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同时正在建设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先进的低能区第四代光源。围绕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战略需求,合肥光源积极发展同步辐射及测量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先进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

同步辐射动力学研究团队负责人程位任教授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海外)项目支持,在同步辐射原位技术发展及应用领域深耕十余年,一直致力于原位催化表征技术发展及其在先进能源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在原位同步辐射谱学联合实验方法发展、电化学固-液表界面能量转换动力学实时在线观测和先进催化材料精准构筑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目前,已发表高质量SCI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共一作者、通讯/共通讯作者论文40篇,包括 Nat. Energy(1篇)、Nat. Commum. (2篇)、Sci. Adv.(2篇)、J. Am. Chem. Soc.(4篇)、Angew. Chem. Int. Ed.(2篇)、Acc. Chem. Res.(1篇)等,论文总被引7000余次;获批主持的国家/地方基金项目4项;并荣获中科院院长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日本JSPS项目资助。

团队借助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上海光源和北京光源等国内大科学装置发展小角度掠入射衍射和吸收谱原位实验方法以及时间分辨X射线吸收谱学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学联合实验方法,并开展能量存储和转换动力学的相关原位研究。此外,团队与日本高能加速器线光子工厂和新加坡光源的站科学家保持广泛交流和紧密合作,在国内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和北京光源以及国外日本高能加速器光子工厂等同步辐射装置均申请到了充足的实验课题和机时,可为全固态电池表界面演变原位研究提供充足的机时保障;同时团队具有丰富的原位平台搭建和原位测量及数据分析经验,可以为全固态电池表界面结构演变的精准解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目前最适合承担本项目外协业务的供应商目前能满足项目需求的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家,因此申请采用单一来源方式签订技术开发合同。

 

二、拟定供应商信息

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三、公示期限

现将本采购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从2025年11月10日至2025年11月15日止,共计5个工作日。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551-65594930

邮箱:iehcnsc@ie.ah.cn


电话:0551-65593504

电子邮件:iehcnsc@ie.ah.cn / 投诉与建议:nyyjy@ie.ah.cn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国城路80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008399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公司<谨宸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