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2024
陈强,男,博士研究生,教授,1993年毕业于瑞典林雪平大学;2011年入选“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12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021年至今,担任安徽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汽车芯片专项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 ,射频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GaN-on-SiC HEMT 和Si LDMOS射频功率器件,GaN HEMT MMIC ,微电子工艺技术,柔性打印电子学以及传感技术。 邮箱:chenqiang@ie.ah.cn
了解详情08.272024
林启富,男,博士,副研究员,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氢能源和氨应用研究中心等离子体氨燃烧课题组负责人,硕士生导师。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2年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至今在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任副研究员。
了解详情10.112022
毕文团,男,1986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04-2020.05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
了解详情08.282024
武玉 ,男,1964年4月生,研究员,超导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型超导磁体技术及应用;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申请专利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10项。
了解详情10.112022
胡纯栋,男,1963年11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在等离子体所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从1987 年开始一直从事离子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双潘宁离子源、微波离子源、金属离子源和射频离子源的研制工作
了解详情09.032024
胡纯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在等离子体所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从1987 年开始一直从事离子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双潘宁离子源、微波离子源、金属离子源和射频离子源的研制工作。致力于中性束注入关键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能中性束注入系统的工程研究和实验运行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系统负责人,领衔承担了经费总和近4亿元的科研项目。2021年荣获第二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2019年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进步奖。 研究方向:大功率离子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中性束注入加热和诊断研究;核科学与应用技术。
了解详情电话:0551-65593504
电子邮件:iehcnsc@ie.ah.cn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国城路80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